国产精品无码一级毛片密臀_亚洲AV无码专区深喉囗爆_精品毛片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草莓AV永久无码精品无码

駐馬店融媒宣傳下載
您當前所在位置:駐馬店廣視網(wǎng)>熱點> 正文

分 享 至 手 機

日本人在南京

時間:2017-01-18 10:19:18|來源:中青在線|點擊量:23714

2016年12月13日晚7時,來自德國、加拿大、韓國、日本等國的國際友好人士約150人,200名青少年學生,中日兩國僧侶代表以及南京大屠殺幸存者、抗戰(zhàn)老兵等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祭奠廣場內,手托紅燭、低頭默哀,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舉行守靈暨燭光祭活動。視覺中國供圖

2016年12月12日,南京,市民從地鐵站的“國家公祭日和平許愿墻”邊經(jīng)過。 視覺中國供圖

世界上只有極少數(shù)人關心南京這座城市目前住著多少日本人。兔澤和廣是其中之一。

據(jù)南京市政府外事辦公室提供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定居在南京的日本人在500人左右。從任何一個角度來說,這都是一個極小的數(shù)字:日本長期排在這座城市外資來源地的前五位;南京是中國的六朝古都,擁有800多萬常住人口;300公里之外的上海,則有近5萬名日本人。

而南京這個極小的數(shù)字還在變動之中,就像是溫度計上的讀數(shù)。每當經(jīng)濟的、政治的氣候有一點點變化,數(shù)字都會立即作出靈敏的感應。

在過去80年里,“南京”和“日本”同時出現(xiàn)時,通常是一個并不愉快的符號,代表了一場慘絕人寰的悲劇——2017年,是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80周年。

對于大部分南京人來說,“日本人”的形象既遠又近,真實生活中不怎么見到,新聞媒體、歷史教科書、電視劇以及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里則常常耳聞目睹。

實際上,在南京的日本人并不難找。距離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5.3公里的地方就有一個聚居區(qū)。從南京市中心的新街口一路向西,走上18分鐘,邁上1700多步,就能跨進他們的世界。

這是石鼓路附近一條小街,分布著各式日本料理店,霓虹燈映出各種顏色的“昭和體”“勘亭流體”文字,日文招牌像一面面旗幟。在南京,僅一家點評網(wǎng)站上注冊的日式料理店就有759家,但真正由日本人開設的只是個位數(shù)。沒有誰比兔澤和廣更加清楚這一點。

他是南京日本人協(xié)會的會長,一家日式料理店的老板。在南京生活24年的他,說得出一口地道的“南京普通話”,被他的中國朋友戲稱為“假南京人”。

大約500名日本人生活在800多萬人口的南京。多數(shù)時候他們是汪洋大海中的水滴,并不起眼。有時他們又是白紙上的幾點隱形墨水,在特定的時刻,無比醒目。

兔澤和廣親歷過那樣的時候。2012年,日本政府引發(fā)釣魚島“國有化”事件。很多中國機構和公司突然謝絕和他往來,他在南京的三家公司都因為業(yè)務開展困難而關門。不過,他并沒有打包回家,而是馬上又開了新公司。他不打算離開南京。

每年的12月13日,他確切地知道自己不是南京人。在這一天他會用自己的方式從南京“消失”——“要不在家睡覺,要不就在外地出差”,盡量避免拋頭露面。80年前的這一天日本軍隊攻入南京,開始了40多天的屠城。從2014年開始,這一天被確定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您的孫媳婦是日本人可以嗎”

2016年12月13日這天,9時58分,石川果林正在教室里批改大學日語系學生的試卷。紙張壘成了一個“小山堆”。兩分鐘后,刺耳的長鳴聲響起。

她距離一座容納這座城市慘痛記憶的紀念館14公里。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坐落在一個三角洲地帶,形狀像一把屠刀的刀尖,指向莫愁湖景區(qū),也指向80年前的那場浩劫,像是無聲的長鳴。

聽到長鳴,批改試卷的石川果林先是吃了一驚,緊接著腦中一片空白。她才意識到這天是公祭日。

她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自己的孩子。以往每到這一天,這位說話小聲、一頭齊耳卷發(fā)、面色有點蒼白的母親,會考慮給學校打個電話,和孩子們一起待在家中。

但她很快緩過神來,安慰自己,“畢竟這么多年來都沒發(fā)生過什么”。60秒的長鳴過去,上課鈴聲又叮叮作響。

石川果林已在南京生活了17年。她有三個孩子,兩個入了中國國籍,另外一個因為“超生”,加入了日本國籍。

這些年,她感到愈發(fā)孤單,和她一樣嫁到中國的日本女人,有的因為婆媳關系而離婚;有的為了孩子的教育回到了日本。她只剩下兩三個熟人。

“‘南京人不喜歡日本人’,這是很多日本人都有的想法。所以帶小孩帶妻子過來的很少。更多日本人寧愿去上海、蘇州、無錫工作?!彼龑χ袊嗄陥蟆ぶ星嘣诰€記者解釋。

2000年,石川果林第一次到南京時,以為自己三年后就能回家。

????也就是在這一年,日本“新歷史教科書編撰會”向文部省提交了兩部教科書書稿,對日本大量戰(zhàn)爭罪行進行隱瞞。同年,時任中國國務院總理朱镕基在日本東京廣播公司演播室與日本民眾對話。朱镕基說:“任何人都不應該忘記歷史,忘記歷史就是背叛。應該正視歷史,也應該面向未來。吸取歷史教訓,避免重犯錯誤?!?/p>

不過,那時的石川果林無暇關注中日關系。她小時候學過的南京大屠殺只不過是教科書里一行不太起眼的小字。

她當時的問題實際而緊迫:作為一個教外國人日語的老師,該去哪個國家教一陣子日語,然后回來找個更好的工作?

在日本學日語的中國人為數(shù)不少。起初,她打算去沈陽??赏蝗灰サ娜照Z學校不辦了。她陷入了尷尬:行李打包完畢,房子也已退租,簽證也已辦好。

當有人問她“要不要來南京”,她想都沒想就答應了。也正是這個選擇打亂了她所有的計劃。

在教書的大學里,她與建筑系的南京本地男教師相識、相愛。她的歸期也一拖再拖。直到她告訴家里,想在南京結婚,不想回日本。

可父母發(fā)了狠話,“不回來就沒你這個女兒”,從此再沒主動給女兒打過電話,也拒絕到南京看她。

男方家里一樣不同意,很多親戚“呼啦呼啦”地跑過來,分撥做她丈夫的思想工作,告誡他“日本人當朋友可以,但做夫妻還是算了”。

這對跨國戀人與兩個家庭僵持著。

直到有一天,石川果林去看丈夫的奶奶。奶奶是在1937年南京大屠殺中逃過一劫的南京人。年紀大了,聽力不好,蜷縮在一個凳子上。石川果林對奶奶耳語:“奶奶,您的孫媳婦是日本人可以嗎?”

“當時如果奶奶覺得難受,我就打算放棄了,畢竟她見過日本人做的那些事,而且中國人這么重視家庭?!笔ü謱τ浾呓忉?。

但是,奶奶不帶一絲猶豫地回答她:“沒關系,沒關系?!?/p>

“小日本”和“日本人”

兔澤和廣生活在南京的這些年月,日本企業(yè)技術人員需求大的時候,南京的日本人達到過800人。而在2012年中日關系緊張的時候,只剩下300多人。不過近幾年,又回升到500人。其中一半是日企員工,剩下的是留學生和教師等。

2016年年初,臺灣富豪郭臺銘的鴻海集團以7000億日元收購了夏普。兔澤和廣很快發(fā)現(xiàn),他認識的夏普南京公司的一批日企員工陸續(xù)離開了。

第一次到南京,兔澤和廣是來看病的,并沒打算久居。20歲那年,他患上異位性皮炎,全身長滿了白色的小水泡,身上纏著繃帶像個“木乃伊”。中醫(yī)被他視為最后的希望。他去過云南、西藏、內蒙古等地求醫(yī),嘗試了幾乎所有的方法。

24年過后,病雖然沒有痊愈,兔澤和廣已經(jīng)不打算離開南京,反而成了不少日本人在南京的“向導”。

他會騎著一輛自行車,帶他們去鼓樓附近的山西路。一只手扶著搖晃的車把,另外一只手指著路邊的小吃店。日語里夾雜著“小魚鍋貼”“獅子頭”“米線”“包子”等中國話。

他喜歡帶日本朋友到一家只有7平方米、開了13年的貴州米粉店。老板對他說聲“來了啊”,他回應句“你好”,再點上兩碗豬肝米粉,從旁邊小店買上一份鍋貼,就著米粉吃。

他對日本朋友說,山西路的小吃店不知道變了多少輪,就這家貴州米粉店一如從前,還是當初他來南京時的味道。

很多日本人都想知道南京這座城市的味道。他們選擇從那家聞名已久的紀念館開始體會。

很多日本人飛了1300多公里,找到兔澤和廣后都會有一個請求:帶我參觀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那里是一個很讓日本人有好奇感的地方,想看看中國人是怎么訴說那段歷史。”他說。他還有一些朋友認為南京是個“可怕”的地方。

在過去10年里,兔澤和廣每年都要陪人去參觀好多次。離開時,他會習慣性地在館內“和平女神”雕像前,為大家留一張合影。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紀念館接待過的外國參觀者中,日本人居于首位。

有些日本民間組織連續(xù)31年都到紀念館拜祭。他們大都是六七十歲白發(fā)蒼蒼的老人,不少人親歷過戰(zhàn)爭。起初他們是“大哥”帶著“小弟”。后來“大哥”去世了,“小弟”就變成了“大哥”。

在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秘書蘆鵬的印象中,紀念館接待過的日本人中, “五六十歲都算是‘年輕人’了,絕大部分是七八十歲?!?/p>

相比之下,國內參觀者的平均年齡卻要小得多。2016年,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做了一個對5500名參觀者的調查:國內參觀者平均年齡28歲,30歲以下的占了71%,其中73%是大學及以上學歷。

有一回,一些日本的老牌漫畫家來南京參加一個紀念活動。他們告訴紀念館的工作人員,自己的身上是“綁著繃帶”來的,既然來南京,就“準備好接受南京人扔石頭”。當然,整場活動沒有扔出任何一塊石頭。

一位在南京生活了11年的日語外教告訴記者,對中國和日本的一些年輕人來說,歷史和戰(zhàn)爭就像一條窄窄的小河。隔著河也能喊話交流?!暗绻麍?zhí)意下水,只能都把大家弄濕?!?/p>

24歲的日本留學生野尻仁通就是那種愿意在河邊向對岸喊話的人。他從來都不與任何中國朋友談論任何政治和歷史,“敏感的部分不要隨便討論”,他說。

大三那年,他去了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印象最深的是在紀念館黑色的大理石外墻上,用中、英、日三國語言寫的“遇難者30萬”。

“3個人和30萬人同樣需要紀念?!彼f,“最重要是以后如何不發(fā)生這種事情?!?/p>

在距離紀念館7公里的地方——1912酒吧街區(qū),野尻仁通擔任一家日本料理店的店長。這條街區(qū)的名字源自民國元年——1912年。南京曾是首都,這條街區(qū)緊挨著南京國民政府“總統(tǒng)府”。

在南京,野尻仁通幾乎不和日本人一起玩。店里的客人大都是中國人。在酒桌上,他認識了各樣的中國朋友,包括醫(yī)院院長、大學生、企業(yè)主、廚師。

就連他的女朋友也是教日語時認識的中國人。她為他放棄了北京一家企業(yè)的管理工作,寧愿來南京做服務生。兩人在同一個老板的料理店上班。

他已經(jīng)打算好:“她愿意結婚,我們就結婚。”

盡管野尻仁通盡量不讓自己踏入歷史的“小河”,但是水花總有打濕他雙腳的時候。

2012年9月10日下午,日本政府召開會議,決定“購買”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實施所謂“國有化”。隨后,中國出現(xiàn)了不同規(guī)模的反日游行。9月15日,在南京邁皋橋附近也出現(xiàn)了游行隊伍。

第二天,野尻仁通工作的日本料理店門口被人貼著一張白紙,上面用毛筆寫著“釣魚島是日本的”。有人報了警,惹來了警察。他和老板只能反復解釋,“貼這個在自家店門口不是自找麻煩嗎?”好在誤會總算化解。

在野尻仁通經(jīng)常光顧的中國拉面店里,懸掛在高處的電視機常常播放超出他理解的“抗日神劇”。他四下一望,發(fā)現(xiàn)大家都一邊嚼著面條,一邊斜著眼睛向上瞟,“看得很認真”。

野尻仁通不喜歡“抗日神劇”。他不明白這種展示中國人和日本人互相殺戮的電視劇“有什么意思”。不過他也知道,在日本也有很多關于二戰(zhàn)題材的戰(zhàn)爭劇,只不過日本軍隊的對手通常是美國。

當那些劇集播出的時候,他有時會聽到拉面店店員在小聲議論他,背后喊他“小日本”。他有點費解,“為什么他們不清楚‘小日本’和‘日本人’是兩個不同的詞?”

有一次,他走在回家的路上,附近突然傳來一聲“小日本”。他一下愣住了,本能地停了下來,卻發(fā)現(xiàn)身后是兩個中國小男孩。他們追打嬉鬧著,后面的那個小男孩不斷的重復著那句“小日本”。兩人從他身邊跑過。

在中國,他不主動看日本媒體的新聞,但是每當他打開中國的新聞客戶端,都“能在三分鐘之內”看到一條有關日本的新聞。

他發(fā)現(xiàn),兩個國家的媒體里,中國和日本呈現(xiàn)出不同的樣態(tài):在日本,中國人常以打人、亂丟垃圾、不注重公共秩序的形象出現(xiàn)。在中國,媒體討論的基本都是日本政治、歷史、經(jīng)濟上的宏觀話題。

有一次他掃了一眼有關日本的一條新聞,下面的網(wǎng)民評論:“不歡迎小日本”,“小日本,隨便打”,“我爸爸對我說,看見日本人就打死”。

“我覺得他爸爸教得就很有問題,我爸爸一直對我說,只有在被打的情況下才能還手。”他認真地對記者說。

2016年12月13日這天夜里,野尻仁通隨便走進了1912街區(qū)的一家酒吧。有個中國男子上前,用英語向他打招呼:“Hi , where are you from(你好,你來自哪里)?” 野尻仁通沒有猶豫:“I am from Japan (我來自日本)?!?/p>

男子爽快地回了一句:“Welcome to Nanjing(歡迎來到南京)?!?/p>

不過,偶爾他也會偽裝自己。有一年的12月13日,他坐著出租車去火車站接朋友。司機師傅一聽他的口音,本能地問他:你是哪兒人。他回了一句“我是韓國的”。他故意將“是”這個字發(fā)成了平舌音。

他說,自己不想說話,不想解釋。

包袱里的棉花

在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辦公樓的會議室里,有一幅用印象派手法創(chuàng)作的紫色和平草的畫作。

館長張建軍指著這幅畫對記者說,在距離這幅畫不到兩百米的地方,就是埋葬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的“萬人坑”。

“看到和平的時候一定要想到過去?!彼f。

這位現(xiàn)任的“30萬遇難同胞的守靈人”,把歷史問題比作是掛在中日兩國民眾身上的包袱。“這個包袱平時沒有重量感,因為里面裝滿了棉花,但真到要水的時候,這個包袱會變得越來越沉?!?/p>

張建軍的一本書里夾著一個空信封。封面既沒有署名,里面也沒有信件。

那是退休的日本教授村岡崇光在參觀完紀念館后交給他的。里面是他受邀在南京大學做講座時的講課費,捐給了紀念館。

村岡崇光后來在寫給紀念館的信中說:“我不能接受從被我的同胞傷害過的地方得到的回饋,哪怕是給我一塊錢都不行。”

那次是他第二次來參觀紀念館。如潮的參觀者隨著那段歷史“順流而下”,年近80歲的村岡崇光,看到和自己年齡相仿或者稍長一些的中國參觀者時,卻“不敢面對和直視他們”。

南京利濟巷慰安所舊址陳列館的出口前,有一位年老受害者的雕像,眼睛不停地流淚,說明詞是“請為她拭去眼淚”。村岡崇光在她面前靜立了幾分鐘,拿起手絹輕輕擦拭著塑像的臉龐。

他在信中還寫道:“對于我而言,南京有特別的意義。曾任航空參謀陸軍中佐的先父村岡良江1938年上半年奉命移駐南京?!?/p>

來為先輩贖罪的日本人還有很多。多年前,紀念館曾經(jīng)還有一位日本志愿者,也是為父親而來。

她時常坐在講解員辦公室的拐角上,在一個臺燈下默默寫字。一本厚厚的記事本上,全都是紀念館墻上懸掛的講解詞的日文翻譯。

她身材瘦小,眼眉呈下弦月的形狀,一頭整齊的短發(fā)像灰白的石膏塑成。脖子上始終掛著一張“國際志愿者服務證”,小挎包里隨身裝著記事本。

她視力不佳,在看講解詞的時候,需要盡力將半個身子前傾,臉幾乎貼到展板上。那些解說詞需要講解兩個小時,她從每一塊展板上面一一抄下。然后用自己的語言,把它們重新組織起來。展板上的日語大都是由中國人翻譯而成,她希望用更地道的日語來講述這些故事。

這位60多歲的老人叫黑田薰,來自大阪,她在紀念館附近的賓館里租了一個小房間,平時就在紀念館里為日本參觀者提供講解服務。

周一休館,她就去南京的不同角落尋找拉貝故居、北極閣遇難同胞紀念碑等二戰(zhàn)遺跡。她不懂中文,但總能碰到給她帶路的中國人,有人會送給她胸花作為禮物。

離開后,她在給紀念館的一封信中寫道,“我所做的事情可能還遠遠不夠,但哪怕一點微薄之力,我也要懷著對南京的熱愛,在日本不斷大聲呼吁,不斷地將歷史傳承下去?!?/p>

她的父親,也曾是侵華日軍。

這些年,到紀念館參觀的日本人難以統(tǒng)計。他們的出現(xiàn)常常悄無聲息,不向任何人打招呼,不與任何人交談。在他們中幾乎達成了一個共識——“絕對不能說日語”。

他們只是默默觀看,默默離開。

只有在日本生活過多年的工作人員,能夠從他們的發(fā)型和穿著上,發(fā)現(xiàn)一些端倪,彼此心照不宣。

對于紀念館的秘書而言,帶日本友好人士參觀紀念館,并不是一個輕松的活——需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難題不是語言,而是周圍參觀者的目光。

如果發(fā)現(xiàn)有國人長時間停駐、觀察,秘書往往會上前打招呼,告訴他們,這些日本人是“正視歷史”的。

但也碰上過有人控制不住情緒,丟下一句“日本人就應該來好好看看”。但除此之外,并沒有更多故事發(fā)生。

館長張建軍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時至今日,我們究竟該用一種什么樣的方式銘記那段歷史? “1937年南京大屠殺已經(jīng)過去了80年,三代人過去了,到了再反思的時候了?!?/p>

他幾乎每天都要在這個紀念館里走一遍。盡管如此,他說就連自己有時候“心里也會起波動”。

“當前大屠殺紀念館主要部分建成于2007年,當時強調的主題是人類‘浩劫’。10年后,紀念館主題或許從‘浩劫’轉向為‘記憶’?!平佟幸环N情緒,罪惡事件本身就能引發(fā)一種情緒。但記憶是一種冷靜的回顧和反思,我們談愛國不能再用頭腦發(fā)熱的方式,而是思考怎么團結和自強?!?/p>

他說,那些戰(zhàn)爭的受害者,比如曾經(jīng)的慰安婦,都是因為國家貧弱,而為國受難。而“尊重、幫助、補償那些因為國弱而‘吃了苦’‘受了難’‘丟了命’的人,這就是一種銘記。”

在他看來,“砸日本車”“抵制日貨”“在網(wǎng)上罵日本人”都不是銘記歷史的方式?!罢嬲你懹浭俏覀儽葎e人過得好、比別人更有素養(yǎng)、在各自領域比別人做出更好的業(yè)績?!?/p>

張建軍說這些話時,語調沉重而緩慢。

游過那片水域

每當有新生入學,石川果林都會問他們一個問題:你為什么學日語?

以前的學生都會說,是父母讓我們學的,方便找工作?,F(xiàn)在的學生說得較多的是喜歡動漫,想聽懂。

問這個問題的并不只有她。不過在她看來,意圖卻不同:“我的出發(fā)點是學習的動力和發(fā)展方向,而有人的意思是‘你為什么學這種敵人的語言’。”

當她從日語課堂上走出,就一下子淹沒在南京的人潮中。她擁有中國媽媽共同的煩惱:抱怨孩子壓力太大,每天都在寫作業(yè)。“應該像日本的小學生一樣,放學就去參加各種各樣的社團活動,去鍛煉身體”;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鬧矛盾,把對方給咬了,她拎著水果登門道歉。

只有在上日語課和跟孩子用日語對話時,才能找到她日本人的特質。她的中文閱讀有些吃力,輔導孩子做一年級的數(shù)學應用題都十分費勁。哪怕題目是“下列哪些是大于10的偶數(shù)”,有時她讀完一遍也看不懂題目。

三個孩子中,她最擔心內向的老二。有一次在飯桌上,石川果林隨意問了老二:“在學校有沒有人欺負你啊,說你媽媽‘小日本’‘日本鬼子’?”兒子的回答是:“只有我們班一個老師常會講這種話?!?/p>

她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真的假的?”兒子笑著給了她一個肯定的答復。她愣了一下,自言自語了一句“我的肝啊”。

她意識到自己孩子身上內在的矛盾已經(jīng)開始顯現(xiàn)——既不是中國人,也不是日本人;既是中國人,也是日本人。

“如果哪一天我的孩子問我歷史的真相是什么時,我真的無法回答。真相只能自己去尋找?!彼f,這是他們需要承受的壓力。

她希望孩子們以后能夠到一個陌生的國家去工作兩年,再來思考這些問題。

2017年元旦,兔澤和廣回了一趟大阪,這是他來中國24年后,第一次回家“過年”,他感嘆大阪沒有以前人多,也沒有人穿和服“過年”了,不如中國熱鬧。

他回家看日本的新聞,會格外注意與中國有關的言論。就個人感受而言,他認為自己聽到的“中日要搞好關系,亞洲一定要團結”的呼聲越來越多?!耙院笾腥湛隙〞阶咴浇?。”

他看到大阪的地下通道發(fā)達得像建了一個地下城市,不由得想起了南京,“南京新街口的世貿到中央商城直線距離不過100多米,卻要上上下下過地道,打通不就好了嗎?”

可過完“年”,3天后他又回到了南京。他說他離不開南京。

“人的存在是因為世界還需要他,而我還在南京,證明這里有人需要我?!痹谀暇刻?4小時開著手機,總會有在南京的日本人因為生病需要他推薦醫(yī)生,因為發(fā)生糾紛需要他出面調停,或是因為簽證到期半夜打電話求助。

時至今日,他依然清楚地記得自己到達南京的日子——1993年3月10日。

坐了一夜火車,他從南京站走出,打量了一眼這個城市:藍天白云,陽光映射在“金陵明珠”——玄武湖上。

他拿出一張地圖,發(fā)現(xiàn)目的地在湖的另一頭。當時,一句中文都不會的他,用日語在心中自嘲:“難道我要游過去嗎?

免責聲明: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wǎng)、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wǎng)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wǎng)原創(chuàng)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blogvestidosde15.com/showinfo-188-80751-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

  • 責任編輯 / 建偉

  • 審核 / 李俊杰 劉曉明
  • 終審 / 平筠
  • 上一篇:莫讓穿山甲無“甲”可穿
  • 下一篇:央媒觀豫 | 河南:大美濕地 潤澤中原